笑聲與動作的雙重力量:大笑瑜珈如何幫助高功能自閉症兒童
這篇由 Saba Ghafarian, Mahmoud Sheikh, Elaheh Arab-Ameri(來自伊朗德黑蘭大學)所發表的研究〈The Effect of Laughter Yoga and Sensory-Motor Activities on Anxiety and Gross Motor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於2020年8月8日至11月17日進行。研究探討了大笑瑜珈(Laughter Yoga, LY)、感官動作訓練(Sensory-Motor Exercises, SME),以及兩者結合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焦慮與粗動作發展的影響。
研究設計與結果要點 研究共招募了45名年齡介於7至10歲的高功能自閉症男孩,分為三組:
大笑瑜珈組(LY) 感官動作訓練組(SME) 混合介入組(LY + SME) 每組進行24節、每次45分鐘的課程。評估工具包括 Spence兒童焦慮量表(Spence Children’s Anxiety Scale) 和 兒童動作測驗第二版(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2, MABC-2)。
焦慮改善方面: 大笑瑜珈組:焦慮指數從50降到37.25(下降25.5%) 感官動作訓練組:從50降到43.7(下降12.6%) 混合組:從50降到36.1(下降27.7%) 動作發展方面: 大笑瑜珈組:從50升到56.55(提升13.1%) 感官動作訓練組:從50升到56.3(提升12.6%) 混合組:從50升到66.8(提升33.6%) 由此可見,單獨使用大笑瑜珈或感官動作訓練都有幫助,但合併使用效果最明顯。
從線上體驗談個人觀點 雖然這項研究是針對實體課程設計的,但我作為一名長期參與線上大笑瑜珈的人,認為這些發現也可以應用在遠距環境中。例如,大笑瑜珈的核心——透過刻意笑聲、呼吸與互動來降低壓力和焦慮——即使透過視訊也能傳達。
我自己曾在Zoom課程中遇到一位年輕學員,他有輕度社交焦慮。導師透過眼神接觸練習與無條件笑聲鼓勵他慢慢放開。幾個星期後,他的笑容變多了,也願意主動發言。這種改變讓我想到研究中的「眼神接觸練習」與「情緒釋放」,說明即使是非藥物干預,也能帶來深層心理支持。
此外,我也觀察到,在某些課程中加入簡單的肢體動作(如拍手、踏步),有助於提升專注力與身體協調感。這與研究中提到的感官動作訓練(SME)目標一致——透過遊戲化的方式促進動作整合與平衡。
我的看法與延伸思考 這份研究證實了一件事:笑聲與動作練習可以成為一種溫和、有效、非侵入性的介入方式,特別適合對傳統療法敏感的孩子。
而線上大笑瑜珈的好處在於它更彈性、更容易接近。對於不擅長面對面互動的孩子來說,透過螢幕參與反而減少壓力,也能讓家長在家陪伴並觀察孩子的變化。
未來如果能將大笑瑜珈與結構化的感官動作活動結合成一個線上方案,應該會對更多孩子有幫助。不只是自閉症兒童,就連一般有輕微焦慮或動作發展遲緩的孩子,也能透過這樣有趣又安全的方式獲得支持。
除了分享""大笑瑜珈”的生活點滴,我還有寫微故事、製作有聲書、故事曲等等,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大笑瑜珈寫作課-海綿篇 https://www.notion.so/matterslab/by-1f3cfe24aa5280dfa056d06b7ca6fb3e
大笑瑜伽寫作課-樂圖篇 https://laugh-yoga-hk.blogspot.com/
大笑瑜伽 Telegram 社區互動交流群 https://t.me/+kswu0vf_qYk5MGU9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文. 東加豆 https://tonkabean.me/
想了解大笑瑜珈嗎? 去這邊 >> https://www.laughteryog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