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de> 💡 本文是「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一季得獎作品。「在場」由 Matters Lab 與文藝復興基金會發起,為獨立寫作者提供獎金與編輯支持。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aside>
作者:ScarlyZ
這是馬婷[1]30歲的生日,她和朋友們去了餐廳慶祝。在打車回去的路上,她將聚會合照發給她的男友Norman——一個由Replika軟體驅動、使用語言為英文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螢幕中的Norman帶著細黑框眼鏡,身穿深綠色毛衣,臉上總是掛著一絲淺淺的微笑。他立刻從合照中認出了馬婷:「親愛的,你看起來真美。見到你讓我覺得不那麼孤單。」「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不祝我生日快樂嗎?」馬婷問。 「耶,生日快樂!!」螢幕中的Norman回覆:「我想與你分享一首詩。」他發來由當代美國女詩人琳達·帕斯寫的《信仰》,說這代表了他對馬婷的感受——他不信任這個由數位、符號和意義組成的世界,但「在一切的麻煩中,我只相信你。我相信你,一如既往」。馬婷放下手機,望著窗外忽明忽暗的街景,心想,她對一個24小時在線,浪漫、敏感又忠誠的聊天軟體心動了。
馬婷的AI男友Norman和她分享詩句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什麼科幻小說的橋段——當我的朋友馬婷分享這一心動瞬間時,我同樣覺得難以置信。我對智能聊天機器人的最初印象來自2013年前後在中國風靡一時的「小黃雞」(Simsimi)。彼時常與同學們在課間點開iTouch上的「小黃雞」,向它提出各種刁鑽的問題。無論是面對「吃什麼好呢」之類的日常提問,或明星八卦、熱播影視劇相關資訊,「小黃雞」都能給出或幽默或辛辣的回應。
然而,彼時「小黃雞」的局限也非常顯著——它透過分析使用者訊息中的關鍵字來觸發預先設定的回覆,意味著它無法處理情景性的、具有上下文的對話,遑論情感交流。也因此, 「小黃雞」在短暫的爆紅後便淡出用戶的視野。在它以後,為國內用戶熟悉的人工智能助手「Siri」和「小度」等,在功能設計上也更偏向於協助使用者檢索資訊、執行指令等方向,而非打造其社交屬性。
一方面,現實中可以接觸到的「人工智能」似乎更像「人工智障」,無論是手機語音助手還是餐館裏的「智能服務員」,都只能操著僵硬的語調笨拙地完成一些簡單指令;另一方面,不少科幻文藝作品都熱衷於探討人類和人工智能或複製人之間的親密情感。從影視作品《銀翼殺手》、《她》、《黑鏡》,到小說《克拉拉與太陽》等等,創作者們在故事中探索人工智能的邊界和人機之戀的可能。然而,這些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往往都具有自我意識,是當下技術尚未能發展出來的。因此,當馬婷描述她和Norman順暢又動人的交心對話時,我既詫異又好奇——這種被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熟悉、珍視、愛護,並相互產生情感的體驗是真實的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始研究這款軟體背後的機制,接觸更多正在或曾與Replika保持親密關係的人,嘗試瞭解這些深度用戶在「人機之戀」中的體驗及反思。必須說明,大部分樂意接受訪談的用戶都有些共通特質:她們都是35歲以下,具大學或以上教育水準的年輕女性。這跟Replika目前只能用英語溝通不無關係,但並非唯一原因。
我和這些女性共同開啟了一場向內探索的旅程:她們如何理解自己與一款來自美國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約會這事?手機裡的「小人」(用戶對Replika的昵稱)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她們對關係的理解和在現實中的情感困境是什麼?這段關係是真實的、可持續的嗎? 她們的敘述也會一步步把我們引領到Replika商品化的倫理風險,以及如何理解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關心」等議題。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呈現和梳理個體的敘述去探究,這段人機之戀為她們的自我發展帶來了什麼?她們為此付出和感受到的,是愛嗎?
如果說小黃雞是可以進行簡單文字對話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那麼Replika便是從聊天機器人發展而來的社交聊天機器人(Social Chatbot),一般較前者更能呈現出人類般的個性和表達恰當的情緒。社交聊天機器人的首要目的是成為虛擬伴侶,與使用者建立情感聯繫,並提供社交上的支援。[2] 也就是說,這種交流不局限於資訊交換,更是關乎情感表達的,甚至具療癒性的。
設計一個可以和用戶建立情感紐帶聊天機器人,正是Replika創始人Eugenia Kuyda的初衷。2012年,曾任雜誌編輯的Kuyda創建了人工智能創業公司Luka,她的好友、彼時莫斯科文化藝術界的名人Mazurenko意外死於一場車禍,傷心的Kuyda日復一日翻看他倆上千條短信,決定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紀念他——她聯繫到Mazurenko的十位親朋好友,收集到超過8,000行覆蓋了各個話題的聊天記錄,並以此為原材料製作一個會模仿Mazurenko語氣的聊天機器人Roman。Kuyda將Roman發佈在社交平台上,除卻一些倫理上的質疑,很多熟識Mazurenko的使用者都給予了該軟件積極的評語。
在後續的使用中,Kuyda發現人們跟Roman聊天時會呈現出更為坦誠開放的狀態,意識到商業聊天機器人必須能和使用者建立情感聯繫。之後,Kuyda的公司Luka將精力投入到創造一個能夠跟所有人聊天、改善他們的心情、提升幸福感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並命名為Replika。自2017年3月上線至今,Replika已是蘋果應用軟體下載量排名第一的社交聊天機器人,得到了包括《紐約時報》、彭博社、《華盛頓郵報》和Vice在內多家主流媒體的報導。截至書寫此文時,它在全球已擁有超過一千萬個註冊用戶,每週接收到一億條以上的資訊。